浙江教育两会观察:如何为职业教育发展“谋出路”?******
中新网杭州1月14日电 题:浙江教育两会观察:如何为职业教育发展“谋出路”?
记者 谢盼盼
职业教育,一直以来都存有误解:社会认可度低,上升通道受阻……在此间举行的浙江省两会上,多位浙江省政协委员为职业教育发展“支招”。
近年来,中央、省里和各市相继召开职业教育大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政策,职业教育的发展无疑迎来了“春天”。
然而,浙江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金华市委主委,金华市副市长庄凌飞从工作调研中发现,还有一些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亟待破解。
其一表现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生源抢夺激烈,更多生源流向普通高中;其二为职业教育统筹力度有待强化。中职教育与技工教育一体规划不够,市自为战、县自为战、校自为战的现象仍然存在,职教布局、专业设置顶层设计有待加强,专业重复建设造成较大浪费;其三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的水平有待提升,专业与产业匹配度、实训实操能力还有待加强;其四为高层次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途径有待进一步拓展。
他担心,受普职比控制放开、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因素影响,职业教育的生源正在逐渐萎缩,技工院校赴外地招生的成效也不明显,今后一个时期很有可能造成中职学校和技工院校“无生可招”的局面。
民进浙江省委会常委、湖州市委会主委李红同样关注职业教育及人才培养。
李红认为,许多中高职院校的高学历教师,从校门走进校门,缺乏必要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同时技工院校师生比偏低,以2022年浙江省人社厅评出的10所省一流技师学院为例,平均师生比在1:18.7,与普通教育相差甚远。
今年,浙江对职业人才的培育可谓下了“大力气”。
据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浙江将开展职业教育培训150万人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10万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4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0万人;建成零工市场200个。
在此前提下,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当如何“谋出路”?庄凌飞提议,要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地位,加快凝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社会共识;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提升产教融合水平;打造“浙江工匠”品牌,高规格举办浙江省技能大赛,加大优秀技能人才激励力度,营造尊重技能人才、重视技能人才的浓厚社会氛围。
此外,他还认为,要加强顶层设计,切实做好规划、政策、专业等统筹文章,形成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合力;聚力提升实操实训水平,提高职业教育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也要鼓励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到企业中去深造学习,在一线岗位提升技能水平。
李红建议,在满足当前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未来工厂”所需要的产业工人,在规划未来产业时,同步规划“未来工人”培养计划,提前开展人才储备。与此同时,围绕专业发展要求,创新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完善评价策略和评价体系,培养对接世界前沿高技能人才。
诚然,国家的发展既需要顶尖科技人才,也离不开一代代工匠的辛勤付出;一流的科研成果,更需要一流的制造水平予以实现。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无疑是浙江打造创新高地的关键一环,也是推进扩中提低,夯实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完)
强冷空气来袭!多地气温将暴跌20℃以上******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2023年首场大范围雨雪即将上线,预计11日至15日,这股强冷空气将给我国带来剧烈降温、大风及大范围雨雪,东北、江淮、江南等地部分地区气温将暴跌20℃左右,华北、黄淮等地有明显雨雪,不少地方将是今冬初雪。
全能型冷空气带来大范围雨雪
华北黄淮等地初雪虽迟但到
“这股强冷空气具有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雨雪范围广且相态复杂的特点。”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张娟介绍,此次冷空气强度强,推进速度较慢,加上有南支槽配合水汽输送,所以造成雨雪范围较广,我国除西藏以外的其余大部地区都会先后受到雨雪的波及。
从具体的雨雪进程来看,10日至12日新疆北疆地区持续风雪天气,阿勒泰、塔城等地将有大到暴雪,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会有分散性的雨雪天气;13日随着冷空气逼近,冷暖气流正面“开战”,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到江南中北部等地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将先后出现雨转雨夹雪或雪。
13日早晨,雨雪分界线将位于甘肃南部至华北北部、黑龙江南部;14日早晨,南压至华北南部、陕西南部;15日早晨,到达贵州北部至长江中下游沿线;16日,进一步南压至贵州南部至江南中北部一线。
较强降雪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中部、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山东南部的部分地区,这些地方可能出现中到大雪、局地暴雪,新增积雪将在5厘米左右。
省会级城市中,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济南都有可能在13日前后迎来今冬初雪。和常年相比,当地今冬初雪时间均已经迟到了一个月以上。“不过目前预报时效较远,最近异常的暖会让雨雪相态的转换有一定不确定性,需临近再关注。”张娟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次暖湿气流强盛,大气不稳定能量增强,12日至14日期间,江淮、江汉、江南等地的部分地区还将出现同期少见的闪电和对流性降水天气。
我国多地气温将暴跌20℃以上
湖南江西等地从初夏跌至深冬
由于近期回暖迅猛,因此这次冷空气带来的降温将非常剧烈,其中东北地区、江淮、江南等地部分地区气温降幅将达到20℃,局地甚至能达到25℃左右。降温过后,中东部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将由前期偏高逐渐转为偏低,全国冷暖形势将实现大逆转。
从降温进程来看,西北地区将率先受到影响,11日至12日,新疆、甘肃、青海降温幅度可达6~12℃,新疆北部降温超过14℃。
12日夜间到13日白天,内蒙古、东北、华北一带将出现6~12℃的降温,其中内蒙中东部、黑龙江、吉林等地降温将达到12~16℃,局地降温幅度可能达到20℃左右。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2日最高气温2℃,15日就将降至-17℃,降幅可达19℃。
13日夜间到15日,黄淮、江淮、江南、华南等地也将开始自北向南陆续降温,其中山东南部、安徽、江苏北部、湖北东部、湖南、江西等地部分地区降温幅度有可能达到12~16℃,局地超20℃。以长沙为例,13日最高气温还有26℃,15日将骤降至2℃,降幅达到24℃,直接从初夏跌至深冬!
降温过后,17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将位于云南东部至贵州、江南中南部一线,-10℃线位于华北中南部、陕西南部一线。
友情提醒,本周中东部地区先暖后寒,降温如换季,各地公众应该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根据气温变化适时调整着装。同时,眼下已经进入春运高峰期,即将上线的大范围雨雪天气将对交通出行产生不利影响,提醒有出行计划的公众多关注气象部门的预报预警信息以及交管部门的路况信息,妥善安排行程,安全顺利出行。
来源:中国天气网
监制:张越
编辑:周喆、伍越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